智能家居技術與標準精讀:技術及標準傻傻分不清
在智能家居領域,我們經常會聽到各種專業術語,但對於剛接觸的朋友來說,這些名詞可能會讓人感到困惑。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這些術語,讓我們先來區分“技術”和“標準”的概念。
- 技術(Technology):指的是實現某些功能的具體方法或流程,例如Bluetooth技術允許設備進行無線通信。
- 標準(Standard):是一套規範,確保不同製造商生產的設備之間能夠互相兼容和通信,就像HDMI標準確保了不同品牌的電視和播放器能夠相連。
了解了這些基本概念,讓我們來看看Zigbee、Thread、WiFi這些技術,以及Matter這個標準分別是什麼,並且如何應用在智能家居中。
技術解讀
WiFi
WiFi是一項無線通信技術,它允許設備如手機、電腦和智能家居設備連接到互聯網。它是智能家居系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因為它支持高速數據傳輸。
Zigbee
Zigbee是一種低功耗的無線通信技術,特別適用於需要長電池壽命和低帶寬的智能家居、工業和能源管理應用中。
Thread
Thread則是一種基於IPv6的無線網狀網絡協議,專為家庭自動化應用而設計。它允許多個智能家居設備形成一個網狀網絡,提升了家庭自動化系統的可靠性和範圍。
標準解讀
Matter
Matter是一個開放的全球標準,它確保了智能家居設備之間的互操作性,無論品牌如何。它承諾為消費者和開發者提供更統一的技術體驗。

比較
特徵 | WiFi | Zigbee | Thread | Matter |
---|---|---|---|---|
類型 | 技術 | 技術 | 技術 | 標準 |
設計用途 | 高速數據傳輸 | 低功耗網狀網絡 | 家庭自動化網狀網絡 | 跨品牌設備 互操作性 |
功耗 | 中到高 | 低 | 低 | 不適用 |
通信範圍 | 中到長 | 中 | 中 | 不適用 |
我地刻意包括Matter係以上個表,顯示出問Matter用幾多電,或者覆蓋範圍,係唔Make Sense的。
Zigbee 喎 Thread相同及差異詳細解讀
Zigbee和Thread在一些方面確實相似,因為它們都是為了智能家居設計的低功耗無線網狀網絡技術。然而,它們之間還是有一些關鍵的差異:
Zigbee
- 協議:Zigbee基於IEEE 802.15.4標準,這是一種專為低數據率無線個人區域網絡設計的規範。
- 應用:Zigbee經常用於家居自動化、工業控制和醫療監護等範疇,特別是在需要低功耗和長電池壽命的場景中。
- 互操作性:Zigbee的互操作性依賴於Zigbee聯盟制定的標準和規範,要求設備通過認證才能保證相互兼容。
優點:
- 低功耗:Zigbee對電池壽命的影響小,非常適合需要長期運行的設備。
- 廣泛的設備支持:許多智能家居製造商支持Zigbee,市面上存在大量兼容Zigbee的設備。
- 網狀網絡:Zigbee設備能夠互相通信,增強了網絡的範圍和穩定性。
-
安全性:提供了可靠的安全特性,包括加密和設備驗證。
缺點:
- 頻段干擾:Zigbee通常運作在2.4 GHz頻段,這可能會與WiFi和其他無線設備發生干擾。
- 互操作性問題:儘管有標準化,但不同製造商之間的設備有時仍存在兼容性問題。
-
需要智慧中心:是的,Zigbee設備通常需要一個稱為「智能中心」或「樞紐」(Hub)的中央設備來協調網絡中所有設備的通信。
智能中心也可以提供以下功能:
- 設備添加和移除:幫助用戶輕鬆地將新的Zigbee設備添加到網絡中或從網絡中移除設備。
- 設備管理:對網絡中的Zigbee設備進行配置和管理。
- 跨協議通信:智能中心可能支持多種通信協議,使Zigbee設備能夠與使用其他無線技術的設備協同工作。
- 遠程訪問和控制:通過智能中心,用戶可以遠程訪問和控制他們的Zigbee設備,即使不在家也可以進行。
然而,隨著智能家居技術的發展,一些新的Zigbee設備和控制器正在嘗試整合更多的功能,可能會減少對傳統智能中心的依賴。例如,某些智能插座或燈泡可以直接連接到WiFi網絡,而不需要通過Zigbee中心,但這種設備通常會使用內置的或集成的中心功能。此外,隨著Matter標準的推出,預計將來的智能家居生態系統將能夠更加無縫地跨協議整合,進一步降低對專門中心設備的需求。
Thread
- 基礎:Thread是基於同樣的IEEE 802.15.4無線標準,但它使用了不同的開放協議,特別是在網絡層使用了IPv6,因此它與互聯網技術更緊密地集成。
- 應用:Thread專門為家庭自動化設計,提供了一個具有自我修復能力的網狀網絡,這使得它在家庭環境中非常可靠。
- 互操作性:Thread的互操作性是建立在開放標準之上的,這意味著使用Thread技術的設備更容易與其他基於IP的家庭自動化設備進行集成。
優點:
- 基於IP的網絡:Thread設備使用IPv6,易於與互聯網及其他IP網絡整合。
- 無需中樞:Thread設備可以直接互聯,不需要中心化的樞紐設備,降低了系統複雜度。
- 自我修復能力:Thread網絡具有自我修復功能,提高了網絡的可靠性。
- 可擴展性:良好的擴展性使得添加新設備到網絡中變得簡單快捷。
缺點:
- 較新的技術:Thread相對較新,市面上兼容的設備數量較少。
- 需要支援IPv6:家庭網絡必須支援IPv6才能充分利用Thread技術,這對於某些用戶來說可能是一個障礙。
- 市場占有率:與Zigbee相比,Thread的市場占有率更低,因此使用者選擇較少。
總的來說,Zigbee更加成熟,並且已經在市場上有較廣泛的應用和產品生態。而Thread則是相對較新的技術,提供了更好的互聯網集成和可擴展性。Thread被設計來利用互聯網的優勢,例如使用IPv6地址,這使得每個設備都可以有自己的獨立地址,從而更好地與互聯網和其他IP網絡集成。
Wifi(智能家居視角)
通常,Zigbee裝置和WiFi裝置是使用不同的通訊協議,因此它們不能直接相互連接。Zigbee裝置使用Zigbee協議通過網狀網絡進行通信,而WiFi裝置則使用IEEE 802.11標準進行通信。這意味著,Zigbee裝置通常需要一個Zigbee智能中心或樞紐來連接到WiFi網絡。
然而,市場上有些產品被設計為多協議裝置,這意味著它們內置了Zigbee和WiFi的硬件,使得它們可以同時與Zigbee網狀網絡和WiFi網絡溝通。這些設備可以作為橋梁,將Zigbee裝置連接到WiFi網絡,使其可以通過互聯網進行遠程控制和管理。以下是一些可能具備此功能的裝置類型:
-
智能插座:部分智能插座設計為多協議裝置,可以直接連接到WiFi網絡,同時也支持Zigbee或其他無線協議。
-
智能燈泡:類似於智能插座,某些智能燈泡可能具有內建的WiFi和Zigbee功能。
-
智能樞紐/中心:一些智能家居中心或樞紐本身就是多協議裝置,它們可以作為Zigbee和WiFi之間的橋梁。
-
語音助手裝置:像亞馬遜Echo Plus這樣的設備既是語音控制助手,也內置了Zigbee智能家居樞紐,可以直接連接到WiFi。
要注意的是,即使這些裝置可以連接到WiFi網絡,它們通常還是需要一個相應的應用程式或服務來控制連接到它們的Zigbee裝置。此外,這些多協議裝置的功能和兼容性可能因品牌和模型而異。
在考慮購買這類裝置時,應詳細閱讀產品規格,以確保它們滿足您的需求並與您想連接的其他智能家居裝置兼容。隨著新標準如Matter的出現,預計未來會有更多的裝置設計成支持多協議連接。對新入手智能家居配件嘅你,只買Matter標准產品,係絕佳嘅策略。
當我們將Zigbee和Thread進行比較,以及考慮到新興的Matter標準時,我們可以從不同的層面來評估它們在智能家居應用中的優劣。
Zigbee 與 Thread 的比較
-
通信協議:
- Zigbee 是一種成熟的低功耗無線網狀網絡技術,它適用於需要長壽命電池和低數據傳輸速率的設備。
-
Thread 則是一種基於IP的無線網絡技術,提供了更好的互聯網集成能力和自我修復的網狀網絡。
-
網絡穩定性與擴展性:
- Zigbee網絡依賴於中心化的樞紐設備來維持網絡的穩定性和設備管理。
- Thread網絡則允許設備直接互聯,不需要中心化的樞紐設備,並且具有自我修復的能力,這提高了網絡的可靠性並簡化了擴展。
-
市場支持與設備兼容性:
- Zigbee由於較早進入市場,支持它的設備種類較多,用戶可選擇範圍廣。
- Thread雖然為新興技術,但它的設備生態系統正在迅速增長,並且由於其開放標準的特性,預計會進一步提高設備間的互操作性。
與 Matter 的關聯
Matter是一個全新的智能家居連接標準,它的設計目標是使不同品牌與技術的智能家居設備能夠無縫協作。這對Zigbee和Thread技術來說都有重要意義。
-
技術與標準的結合:
- Matter旨在與包括Zigbee和Thread在內的多種通信技術兼容,這意味著它可以作為不同技術之間的橋梁。
- Matter的出現有望解決Zigbee和Thread之間的互操作性問題,尤其是在多品牌設備共存的智能家居環境中。
-
未來展望:
- 隨著Matter標準的推廣,我們預計會看到更多支持Matter的Zigbee和Thread設備,這將進一步統一智能家居市場,減少用戶對特定技術的依賴。
- Matter也可能推動Zigbee和Thread技術的創新,因為製造商將需要確保他們的設備不僅要支持各自的技術,還要與Matter標準兼容。
總結來說,Zigbee和Thread各有其獨特的優勢和挑戰,而Matter標準的出現,Zigbee與Thread兩者將面臨新的整合機會。Matter標準的推出,預計將推動智能家居設備的互操作性和未來的技術發展,並可能改變我們對於智能家居連接性的現有認知。